光明日报:日照渔民变市民 走出生态宜居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5-05-02 18:26:4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渔民变市民 走出生态宜居幸福路9月末傍晚的山东日照已有些许凉意,华灯初上,位于海滨的东夷小镇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六点半刚过,东夷小镇一家名为海味岛的海鲜店已经有不少顾客了,老板李磊在店里热情地招呼着 。

35.png

渔民变市民 走出生态宜居幸福路

  9月末傍晚的山东日照已有些许凉意,华灯初上,日报日照位于海滨的渔民东夷小镇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变市六点半刚过,民走东夷小镇一家名为海味岛的出生海鲜店已经有不少顾客了,老板李磊在店里热情地招呼着店里的态宜客人们。

  谁又能想到,这个集民俗体验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独具风情的福路小镇在7年前还是一个叫董家滩的小渔村,包括李磊一家在内的光明绝大多数村民都依靠出海打鱼为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打鱼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渔民开支,所以在休渔期我还经常去做一些开采石材的变市体力活来补贴家用。到了2000年左右,民走旅游‘火’了起来,出生我便把家里的房子进行改造,搞起了‘渔家乐’。”李磊父亲李沛义说,当时的游客大部分都是跟团游,家里的房子最多能容纳一个30人的团队。

  后来,村子里搞“渔家乐”的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当时的管理、卫生和服务意识不强,“渔家乐”一直搞得不温不火。

  直到2012年,日照市按照“拆一片旧村,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把董家滩的村民回迁安置到了附近新建的小区,并在董家滩村的旧址上建起了一个近145亩的古色古香的小镇。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一店一品一产业”的经营模式,小镇自2018年营业以来便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2019年小镇的游客数已经超过了500万人次。

  搬迁后的董家滩村民每户不仅分到了180平方米的楼房,还每年能享受到小镇的分红,渔民变成了市民。年近70岁的李沛义仍然走路带风,一刻也闲不住,还在小区的物业从事保洁工作。“走在干净整洁的小区、住在冬暖夏凉的楼房,每年我们老两口工资、分红和各种福利加一起有六七万元,生活得很满意。”

  不少村民搬迁后也选择在小镇里开店做生意。去年小镇刚营业,李磊便和他的发小秦昌盛一起合资开了这家海鲜店。“在统一管理下,小镇每家店的特色各不相同,环境卫生和服务意识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在旺季,甚至晚上十点半还有游客,一天最多能收入18000元。”

  国庆长假,李磊的海鲜店又迎来一个客流的小高峰,他满怀期待地说:“希望我们的祖国能越来越好,这样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来源:光明日报)

  • Tag:

相关文章

  • 6万元是流产费用还是借款?男子状告“亲密朋友”讨账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谭心怡 通讯员 湖法宣)转账6万元给女方,男方称这是借款,必须还钱。女方则表示,钱是男方给自己的流产费用及同居生活费,拒绝还款。近日,湖里法院发布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小峰(
    2025-05-02
  • 2013清明节征文获奖名单揭晓

    您的文字让这个清明节无比温馨请于15日前到晨刊记者部领奖本报记者 靳凤清“有些东西,可以通过写,被转化,或疗愈。”今年清明节前,晨刊与日照千秋苑人文纪念园携手,开展了“又到一年清明时 晨刊帮你寄哀思”
    2025-05-02
  • 2013“美在五莲山”摄影大奖赛启动

      本报讯记者 周伟)杜鹃花含笑喜迎嘉宾,光影璀璨聚焦五莲山。5月5日,2013“美在五莲山”摄影大奖赛活动在九仙山黑牛场杜鹃花园正式启动。  据了解,此次摄影大奖赛由日照市摄影家协会、五莲山旅游风景
    2025-05-02
  • 岚山大项目带动跨越争先

        本报讯记者 梅秀丽 通讯员 滕振华 秦健)金石沥青300万吨/年高品质道路沥青扩建项目,完成投资额 1.8亿元;万方150万吨精品钢薄板二期项目,完成投资额9000万元;安东卫街道标准化厂房项
    2025-05-02
  • 厦门84岁“全能”老爷爷注重养生与分享 骨密度只有“35岁”

    海峡网10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文/图)许多老人退休后,侍花弄草,颐养天年。而嘉莲街道这位84岁的“老小伙”袁忠锵爷爷,可坐不住。退休后,他大多时光投入志愿服务,
    2025-05-02
  • 沭河公园管理处“督导”拧紧安全弦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宋洪军)沭河公园管理处借鉴市园林局“学先进、赶先进、找差距、谋大事、求大变”的总体工作模式,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以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工作落实为目标,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坚持跟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