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成为区域性货币入手”
(小尘4x/图) 2022年全球外汇市场受美元连续强势加息冲击,何稳化可货币各国货币遭遇不同程度贬值,慎推相对坚挺的进人人民币,逆势获得国际市场青睐。民币 根据央行10月9日发布的国际最新数据,2022年1—8月,从成我国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27.8万亿元,为区同比增长15.2%,域性跨境交易总额中,入手有49.4%都在使用人民币。何稳化可货币 此外,慎推9月23日央行发布的进人《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民币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前三为美元、国际欧元、从成英镑),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 哪些地区和领域的人民币使用最活跃?很可能是东盟。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指出,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合作深化之力,人民币在东盟使用逆势上扬。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年来增长近20倍。 上述报告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俄乌战争、美元升值等为这一目标带来新挑战。 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肖立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和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一起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未来。 南方周末:俄乌战争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间贸易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肖立晟:对中国无疑是一种好事。企业多了一种货币选择,降低了外汇风险。如果全球产业链条的上游使用了某种货币,这对于它的中下游来说也多了一种货币选择,也可以选择人民币的。 从目前一些国家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动机来看,主要是把人民币当作美国制裁下的替代品,如果制裁长期存在,人民币使用量会在部分区域快速提升,有助于人民币更广泛地使用,但很难完全替代美元。如果企业只在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使用人民币交易,反而会增加它的交易成本,因为可能它的进出口货物计价货币是人民币,但是贸易信用证和海上国家间贸易为何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严查“硕鼠”“蛀虫”,十起典型案例公布!
- 山海天切实抓好春节前各项工作
- 河山初中精心部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市建委认真做好送温暖工作
- 沙尘又来,今年沙尘天气是否偏多?
- 山海天地税分局组织收入实现首月“开门好”
- 起跑2013:威亚:与日照一起成长
- 浮来山风景区:钟声阵阵辞旧岁 衷心祈福迎新年
- 不是“二阳”,是急性咽喉炎犯了?丨漫热点
- 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春节期间闭馆三天 正月初三开馆
- 东港区检察院多举措严抓“禁酒令”
- 山海天春节充满“民俗味”
- 卡塔尔世界杯为何禁止含酒精啤酒?
- 莒县2家单位通过省级服务标准化验收
- 日照港“火车头保姆”为机车御寒
- 春节期间日照市区供热有保障
- 花城文学院正式成立: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新机制
- 东莞初中“四个到位”安排学生寒假生活
- 东港:积极做好农作物防风防冻工作
- 春节期间日照市区供热有保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