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中介陷阱 守护消费金融安全
近年来,防范非法“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中介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陷阱消费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守护这些非法中介以“专业维权”“全额退保”“无条件减免债务”等噱头吸引消费者,金融实则背后隐藏着重重陷阱。安全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下称“民生信用卡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防范非法防范非法中介陷阱。中介
一、陷阱消费“代理退保”——披着维权外衣的守护敛财陷阱
“代理退保”是非法中介最常见的套路之一。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代理退保手续费”等名义,金融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办保险退保事宜,安全主要手段包括:
1. 虚假承诺。防范非法不法分子谎称可以“全额退保”或“拿回更多钱”,中介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陷阱消费
2. 伪造材料。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信用记录。
3. 收取高额费用。在成功代理退保后,不法分子收取远高于市场标准的服务费。
二、“代理维权”——以维权之名行诈骗之实
“代理维权”是非法中介的另一套路,他们以“帮助消费者维权”“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进行“维权”,实则通过以下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
1. 煽动情绪。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夸大问题严重性,煽动消费者采取过激行为。
2. 收取高额服务费。在所谓的“维权”过程中,不法分子收取远超合理范围的费用。
三、“减免债务”——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
非法中介以“减免债务”“无条件解除债务”等承诺吸引消费者,实则通过以下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
1. 高额前期费用。不法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额“服务费”“咨询费”,但实际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服务。
2. 伪造协议。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骗取消费者信任。
3. 转移资金。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随后拉黑消费者,卷款跑路。
以上行为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陷入更大的困境。在此,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示您:
1. 增强风险意识。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对“全额退保”“无条件减免债务”等承诺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来电和网络信息。
2. 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的正规渠道反映和解决,切勿委托不明身份的中介代办。
3.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4. 学习金融知识。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
(责任编辑:科普)
- 喝下“解酒神器”就可逃过警方酒测?终究一句话:想太多!
- “洪卜仁与厦门市图书馆”展览拉开帷幕 讲述70年深厚友谊
- 旅客携带2公斤灵芝入境被截获 灵芝表面现大量活体昆虫
- 女子为谢拔牙请吃饭引狼入室遭侵害 男子涉嫌强奸罪
- 厦门人到底多爱看电影?这个暑假已花了1.02亿元
- 约1米长的钢筋刺穿工人身体 厦门消防员赶赴医院协助
- 使用按摩椅后反而更“受伤” 医生提醒:并非人人适宜
- 幼儿园上演反恐演练:制服暴徒 数百儿童有序撤离
- 厦门集美区首家为老综合服务中心 月均服务超2640人次
- 揭秘厦门路边骗钱招数:演了场戏 几十元地参卖到700多元
- 羊毛在她手里千变万化 玩偶、动物、摆件信手“戳”来
- 受女儿“启蒙” 厦门一全职妈妈自学成石画达人
- 厦门同集路跨线桥12日动工开建 部分车道围挡施工
- 自行车变道撞死行人 厦门一骑车人赔了82万余元又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