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体老师”吴复生寻亲

吴复生遗体捐赠申请书。大体老师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翻拍
1983年3月10日,为吴上海街头的复生梧桐树刚发芽。36岁的寻亲吴复生,请人代笔在一张申请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大体老师名字,蓝黑墨水的为吴每一道笔划都异常清晰,生怕影响遗愿的复生执行。
身患白血病,寻亲吴复生的大体老师生命永远停留在1983年的春天,他自愿捐赠遗体,为吴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复生尊称。
如今,寻亲这张遗体捐赠申请书挂在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的大体老师“遗愿墙”上,十多张申请书和馆内陈列的为吴标本一样,令参观者震撼。复生
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始遗体捐赠的城市。1980年代,捐赠遗体的多为思想豁达的前辈,如新中国首位高校女校长谢希德、上海医科大学老党委书记金乃坚、浙江省立医学院首任院长蒋亦凡、原外交部部长之父唐天保……
也有普通上海人,如住在愚园路105岁的长寿奶奶、上海第十九织布厂的退休工人、五角场自行车厂的女职工。
吴复生显得与众不同。他不是名人,亦不是上海本地人,只是一名普通学生,生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简称生化所)就读。
发现吴复生申请书的是复旦大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校人体科学馆馆长周国民,他比吴复生小15岁,1980年代从湖南考入上海读研。自2015年在档案馆发现这张申请书后,他总是不自主长叹,这位容貌清秀、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是谁?他为何英年早逝?又为何要捐献遗体?
吴复生的故事不为人知,档案柜里,他的资料只有这薄薄的一张申请书。
周国民把吴复生的申请书挂在人体科学馆,他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为吴复生寻亲,了解他的故事。
一纸泛黄的申请书
复旦人体科学馆的前身成立于1930年代,是国内最早的人体标本陈列室。2013年,周国民担任馆长后,一直在收集整理早期的文件。约在2015年,偶然间,他发现了吴复生的申请书。
这封申请书右上角,有一张吴复生的黑白照片:这位年轻人着白色里衬,深色外套,头发茂密,容貌清秀,鼻梁高挺,戴着一副当时时髦的方形黑框眼镜。他拍照时有些拘谨,双唇紧抿。
照片下方,申请书是这样开头的:“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地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控防治工作水平,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中国遗体捐赠起步较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等观念深入人心,各地医学院苦于无遗体可供解剖教学和科学研究。
1982年,上海首批红十字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成立,包括周国民就读的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6家机构。1986年,周国民考到上海读研。彼时遗体捐赠的数量依然非常稀少,每年大约只有六七十具。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全上海接收遗体捐赠数量最多的站,相应留存的档案也最丰富。在这里登记的人,需要签两份申请
相关文章
- 2025年4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窦万贵受贿一案。柳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03年至2022年,被告人窦万贵利用担任新疆2025-05-07
- 浮出水面的“三峡水怪”。网传视频中的“三峡水怪”真身浮出水面?9月16日7时许,安徽省池州市长江汽车轮渡管理所周姓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他已到达贵池区江口轮渡码头,这里是“三峡水怪”网传视频中疑似巨型神2025-05-07
- 9月3日,记者拍摄的五莲县松柏镇王家口子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以来,五莲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聚力作用、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传播、实践活动,进2025-05-07
-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娟9月6日至9月12日,从我市监测的五大类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价格运行情况看,部分蔬菜、玉米价格下降,猪肉、鸡蛋价格上涨,总体市场价格稳中略降。监测显示,本周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2025-05-07
- 北京SKP老铺黄金门口大排长龙。南方周末记者梅岭/图位于北京长安街东延线CBD商圈的SKP,是中国最奢华的百货商场之一。从2011年开始,其销售额连续13年登顶“中国店王”,2023年,年销售额达262025-05-07
- “一个路口的文明代表一座城市的文明。”诚然,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可以让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以来,日照公安交警部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照市建市30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道路资源精耕细作、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