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于召英:山路上“挪”行的女教师(图) 正文
时间:2025-05-08 05:22:4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教育
本报通讯员 刘伟 辛全国9月3日,于召英精神饱满地回到东港区三庄镇惠家下河小学。这个学期,她教三年级的英语、语文。上课了,她投入地讲课。和往常一样,她用双手撑着讲台,走动时,行动缓慢,习惯地扶着右腿;
本报通讯员 刘伟 辛全国
9月3日,挪于召英精神饱满地回到东港区三庄镇惠家下河小学。于召英山
这个学期,女教她教三年级的师图英语、语文。挪
上课了,于召英山她投入地讲课。女教和往常一样,师图她用双手撑着讲台,挪走动时,于召英山行动缓慢,女教习惯地扶着右腿;板书时,师图左手扶着墙,挪十分吃力。于召英山
从孙家庄子村,女教到惠家下河村,再到三庄镇驻地,三个点支撑起于召英的人生坐标。
28年,右腿残疾的于召英跋涉在这条山路上,路不长,但她硬是靠着自己患病的双腿一步一步“挪”过来了。
28个春秋,28个寒来暑往,看遍路草荣枯兴衰,于召英的步子艰难而执着;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她总是那么快乐,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65年春,于召英出生在三庄镇孙家庄子一个普通农家。1岁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她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腿留下终生残疾。
从此,崎岖山路对她显得愈发陡峭和坎坷,老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她说:“身体不好,更得好好上学,将来还得挣口饭吃。”
1979年,于召英初中毕业,同班50多个,唯有她考入了高中;1981年高考,她顺利过线,成为村里第一个高考进线学生,大学近在咫尺,却因为身体残疾,没能被高校录取。
金钱与幸福:存在一个临界点吗?2025-05-08 05:09
机器人医生做手术怎么回事 手术机器人目前发展得如何2025-05-08 04:50
厦门太古为厦门随迁子女举办第六届双语足球公益训练营2025-05-08 04:36
厦门口岸首批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进境2025-05-08 04:30
大科学装置“夸父”首次亮相2025-05-08 03:39
厨余垃圾处理器亮相厦门环卫装备新品展2025-05-08 03:31
厦门市庆“六一” 为全市少年儿童送上节日礼物2025-05-08 03:23
厦门工学院自主设计学位服引热议 设计方回应:本意中西结合2025-05-08 03:17
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警方通报2025-05-08 03:15
兜售飞到家里的鸟 一男子在厦被判有期徒刑一年2025-05-08 02:57
河南女子举报“父亲被打死”一案宣判 主犯被判无期徒刑2025-05-08 04:57
今天下午厦门1.6万高考生熟悉考场 体验“严检”流程2025-05-08 04:13
厦门市庆“六一” 为全市少年儿童送上节日礼物2025-05-08 03:50
第四届两岸人才机构洽谈会在厦门举行2025-05-08 03:37
快递保价频上热搜,顺丰回应争议:行业理赔规则不明确2025-05-08 03:35
厦门文学艺术人物系列展亮相 展现33位本土文艺家风采2025-05-08 03:27
探访厦门10项交管“放管服”新举措实施情况2025-05-08 03:08
厦门BRT文塔站30日试用 将正式命名为“文灶站”2025-05-08 03:05
女孩被判诈骗村支书一审获刑五年,其母后悔:“要是我在家,就不会走到这步”2025-05-08 03:01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16日举行2025-05-08 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