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分”到“育人”:“台湾校长”的大陆树人之思
中新社西安8月13日电 题:从“育分”到“育人”:“台湾校长”的育分大陆树人之思
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我一直在跟家长说,教育不是育人‘育分’而是育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他们的台湾特点,这个社会才会是校长多姿多彩的。”从事教育工作35年,陆树钟鼎国初心不改。育分
出生在台湾桃园市,育人从小在眷村成长的台湾钟鼎国,一直对大陆有着自己的校长一番憧憬,正所谓“喝口家乡水,陆树人亲土也亲。育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育人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的台湾钟鼎国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他继续深造取得博士学位,校长而后又经过层层遴选与考试,陆树成为桃园市立大园国际高中第一任校长。那时的他或许不会想到,多年后能够在大陆西部地区扎根,并让年少时的憧憬走入现实。
因缘际会,2018年,钟鼎国受邀赴任西安曲江康桥学校校长一职。据介绍,“康桥”于2002年在台湾创校,并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校。2012年,“康桥”进入大陆,陆续开设了昆山校区、西安曲江校区、合肥校区等多个校区。
“国际教育不是学好英语,然后去海外留学。”钟鼎国表示,如何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是国际教育的核心课题。“要让海外看到大陆青年的发展与突破”。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与台湾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互动日益增多,两地交流的平台不断拓展。
“唐朝的长安城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前来求学和生活,而后将中国的文化、饮食传向世界各地,这本身就是一种国际交流。如今,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经济、人文、科技也在此间与古老的文化共生,‘古今融通’的西安拥有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最佳条件。”钟鼎国说。
钟鼎国表示,“活”的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就好比台湾的饮食,大陆各地的美食在台湾几乎都能吃到,但随着市场需要,会发现里面融合了很多符合当地特色的元素,最后形成了“台湾味”。
“我一个台湾人来到西安,最想念的就是‘台湾味’。”钟鼎国笑言。
据钟鼎国介绍,为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崇尚科学、关心社会,学校通过田园课程、探索课程、游泳课程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学中思、从思中得。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小铁人运动比赛,即便下雨路滑跑步会跌倒,但我告诉孩子们一定要爬起来完成比赛,让他们不断建立正向反馈,这就是我们育人的方式。”钟鼎国说。
钟鼎国告诉中新社记者,他所思考的国际教育有四个重要方向,即国家民族认同、国际素养、全球竞合、世界责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在日常教学中,都要把这样的意识融进去。“不谈国家民族认同,何谈国际教育?平时我跟学生交流的时候,会特别强调中文的学习,国学、国医和国术的培养。”钟鼎国直言。
“这些年,我们的毕业生在海外留学期间,有人创办乐团、有人教身边的各国同学下围棋,他们充满了自信,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情景。同时,这也是国际竞合一部分。”钟鼎国说。
作为一名“台湾校长”,钟鼎国虽身在“黄土地”,但也常记家乡情。“我一直认为学生的创意来自于跨领域的学习,其中包含知识领域与地理领域。我建议台湾的年轻人,要多到大陆各个大城市,甚至乡间去走走看看。”钟鼎国说。
在钟鼎国办公室的书柜上,摆放着两个相框,其中各书四字——“康庄大道”“桥接未来”,或许,这是一位教育从业者最朴实的愿望与追求。(完)
(责任编辑:热点)
-
新华时评·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壮大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壮大新质生产力新华社记者周圆、魏弘毅多地“新春第一会”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春晚舞台;前沿影视技术赋能电影产业,《哪吒之魔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文武 吴林燕)12月25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科技孵化楼举行。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 ...[详细]
-
本报记者 周伟 日照大地,热潮涌动。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市委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从2012年12月11日至31日,先后在机关、高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开展宣讲90余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通讯员 王继秀) “元旦”假期想出门的市民注意了,出行一定注意防寒保暖,因为这个假期的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下,比上个周还冷。 12月30日,市气象台发布预报,预计本周我市 ...[详细]
-
在合肥比亚迪汽车公司感受大陆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淮南二十四节气馆了解淮南子文化,在淮北工业博物馆聆听矿区遗址变身科创园区的故事……近日,第六届皖台青年创富交流营活动在安徽举行。来自台湾的数十名青年在安徽 ...[详细]
-
...[详细]
-
1月5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日照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细心的市民发现,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到处悬挂的祝贺标语,今年“两会”“静悄悄”。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两会”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刚业 张磊 2013年元旦清晨,对许多市民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时刻,他们在万平口参与了迎日出贺新年庆典,迎接2013年第一缕曙光。 ...[详细]
-
中新社杭州2月2日电 (郭其钰)“新的一年希望两岸交流特别是两岸青年交流更加密切热络。”“希望台商台企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希望两岸能破除障碍,加强学术方面的交流。”2月2日,在新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卜宪龙)近日,石臼街道投资60多万元研发的“石臼街道三维数字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在各新建社区进行了试运行,标志着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将有力地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