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浊水进 清水出 后楼河人工湿地工程成治污利器!

浊水进 清水出 后楼河人工湿地工程成治污利器

时间:2025-05-02 09:26:34 来源:瞭望风向特辑 作者:头条 阅读:539次

  4月3日,浊水治污站在后楼河丹阳路桥向北望去,进清河两岸柳青叶绿,水出河内碧水潺潺,后楼河人湿地内栽种的工湿黄花鸢尾也冒出了嫩芽。

  后楼河是地工崮河流域上游的一条支流,是程成沿河农村散排生活污水的主要接纳河道。曾经,利器后楼河是浊水治污条臭水沟,河道上漂浮着各类生活垃圾。进清

  为改善崮河流域水质,水出进一步提升老城区环境质量,后楼河人东港生态环境分局对上争引省级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400万元,工湿会同区住建部门,地工在后楼河实施了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程成对城区上游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这也是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完工并投入运行。

  据了解,人工湿地采用“生态滞留塘+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河道走廊湿地”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后楼河上游污染河水。工程总占地104.42亩,处理规模是5000m3/d。

  根据水质净化目标的需要,工程总承包方山东省环科院的施工人员在湿地上精心筛选并种植了黄花鸢尾、水葱、再力花、千屈菜等多种水生植物。

  山东省环科院的工程部主任王杰介绍,污水进入湿地后,经生态滞留塘预处理、潜流湿地区物理、生化等反应,再进入表流湿地区,水质得深度稳定处理。最终,湿地处理达标水体(Ⅳ类)排入河道走廊湿地区,河道走廊湿地区栽种的大量水生植物,可以提升河道的水体自净能力。

  “现在,可以非常明显看到,经过处理后的水是由浊变清。”东港生态环境分局生态办主任路亚男表示,人工湿地建成后,明显改善了后楼河河水的水质,提高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崮河流域水质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估测,后楼河人工湿地可削减化学需氧量约16.45吨/年、氨氮约1.12吨/年。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迟锐)


(责任编辑:证劵)

相关内容
  • 这十来年厦门同安变化很惊人 市民翻看自己拍摄的照片感慨万千
  • 日照创新故事|深山里的苹果“触网”走红
  • 我市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扶持政策
  • 德耀日照|刘军华: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扎堆 厦门华新路的文艺气息正悄悄褪去
  • 省调研组来我市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 11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
  • 市领导现场督导新一轮林水会战工作
推荐内容
  • 男子掏“土地公”香油箱 被厦门警方依法刑拘
  • 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四个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隆起带
  • 全市完成沿海港口 货物吞吐量3.67亿吨
  • 山西吕梁旅游考察团来日照采风踩线
  • 厦门市民可在地铁站充值e通卡 还可开电子发票
  • 勠力同心,挑灯夜战,日照机场打响除冰雪保畅通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