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喝好、玩好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为何圈粉无数旅客?
2023年4月13日,吃好首列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喝好在中老铁路国际列车开行满两周年之际,玩好为何无数从昆明南发往老挝万象的中老D87次国际旅客列车满载300多名旅客,开启了一次特别的铁路体验之旅。列车早上8时8分从昆明南站发车,国际经过4个多小时运行后,旅客列车旅客现在已经抵达磨憨站。圈粉这趟列车有什么不同,吃好列车上的喝好旅客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总台记者 刘文杰:我现在就是在磨憨站的旅客出境通道,D87次国际旅客列车是玩好为何无数在今天中午12时31分到达磨憨站的。我们在现场看到,中老300多名旅客目前已经办完出境手续,铁路陆续从身后的国际通道去乘车。
车站为跨境旅客“泼水”送祝福
总台记者 刘文杰:恰逢傣族泼水节,旅客列车旅客磨憨站不仅将车站通道用鲜花进行了装点,还专门组织人员身着盛装,手持水瓢,以最传统、最热情的方式,向过往旅客泼洒出象征吉祥如意的“圣洁之水”,把祝福带给每一位出行的旅客。
总台记者 刘文杰:这趟列车是今天早晨8时8分从昆明南站发车,经过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后到达磨憨站,在这里出境乘客要全部下车办理手续。再过一会,也就是13时23分发车,于17时44分到达老挝万象站。今天,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工作人员特意用紫罗兰、玫瑰花等花卉,结合民族文化元素,把列车装点成流动的花海,让旅客在旅途中就能领略到云南独特的花韵。同时,列车上还举办了“钢铁丝路好风光”主题联欢活动。来自老挝、泰国、越南等国的游客,和国内各地的旅客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老挝、越南、泰国的留学生用中文深情朗诵,身着民族服饰的列车员与旅客跳起了民族舞蹈,欢声笑语,歌舞连连。
特色美食为旅客打造味蕾上的跨国之旅
总台记者 刘文杰:除了享受独特的民俗文化盛宴,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从开行以来,还以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旅客的目光,从盒饭到热饮冷饮,都各有特点。列车上的餐食,有傣族特色盒饭,有菠萝饭,也有专门为孩子们提供的童趣餐食。这个是融合云南和老挝风味的咖啡,这些咖啡原料都是云南本地的,口味也有很多种选择。
中老国际列车受银发旅客追捧
总台记者 刘文杰:让大家吃好喝好,只是铁路部门特色、细致服务,全方位保障旅客出行的细小环节。随着“银发经济”和“跨境旅行”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年旅客、青年游客选择乘坐中老铁路开启跨境旅行。铁路部门精心设计了“丝路漫游”二维码,乘务员在核验旅客证件时主动引导扫码,让旅客轻松获取老挝出入境通关流程、中老铁路境内外景点简介、老挝当地风俗禁忌等十多项实用信息。同时,沿途各车站还积极推广应急改签、英语翻译、重点旅客接送等特色服务,不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总台记者 刘文杰:两年前,我们在磨憨站见证了第一趟跨境列车的开行,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和大家共同见证这条铁路的繁荣发展。中老铁路采用的都是中国标准,所以从建设运行开始,我国铁路部门就先后派出90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前往老挝,对老挝籍员工进行资格培训,培养出82名老挝火车副司机、13名列车长和143名班组长。这些人员,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同时,中老铁路平稳运行的背后,每天还有3000多名运营维护人员,在沿线各个点位进行线路、设备、大桥等维护检修,保障铁路基础设施安全,为大家的出行保驾护航。
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将新增跨境旅客列车
总台记者 刘文杰:从4月13日开始,中老铁路西双版纳至老挝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将进一步扩大开行范围,运行区段由西双版纳站延长至普洱站,并增加停靠老挝纳堆站,全程经停车站增至8个。这次扩大开行范围后,普洱至琅勃拉邦D85次国际旅客列车,除每周三外,每天7时22分从普洱站发车,于当日13时20分抵达琅勃拉邦后折返,当天20时13分,就可以到达普洱站。
(总台记者 郑连凯 刘文杰 李常明)
(责任编辑:科普)
-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10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一行来我市参观考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斌陪同考察。 在我市期间,王求一行实地考察了奥 ...[详细]
-
今年的“十一”国庆与中秋双节相约而至,为人们增加了喜庆的气氛。而住日照市各高校没有回家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和同学和老师一起,迎国庆,过仲秋其乐融融。[记者:韩邦民]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锋) 10月19日上午,中国癌症基金会向市人民医院捐赠了价值32万元的抗癌药品,并在市医院第二门诊楼举行了“远离癌症,健康一生”走进日照健康讲座。当日上午,市医院在第二门诊楼设置了药品 ...[详细]
-
去年5月到6月,加拿大先后在4所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附近,发现总共1000多座无标记的坟墓,硕大的坟墓里小小的遗骸让人不忍直视。直到今年9月,还不断有新的遗骸被发现。他们是加拿大原住民政策的受害者,从小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赵德)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市教育局创新思路,狠抓落实,采取六项措施,强力提升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范玉博) 10月15日,对日照街道日升社区的马秀美来说,是个特别值得回忆的日子,她接受了免费的白内障手术,在失明几年以后重新获得了光明。由市慈善总会和市中医院联合开展的“爱心复明”项目,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10月13日,记者从劳动保障部门获悉,截至10月初,我市已经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为19家企业13877人发放了岗位补贴472.58万元,减小了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今年以来,为帮助 ...[详细]
-
中国台湾网4月24日讯 4月18日,厦门市集美区正式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集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据了解,本次“新政”共涉及7个方面29条人才政策,同步优化了台湾人才在 ...[详细]
-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10月15日,全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在莒县召开。会上,莒县县委组织部、城阳镇党委、桑园乡党委、城阳镇岳家村党总支和五位大学生“村官”代表作了发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