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它们的任务是识别病原菌释放的“攻击信号”-效应蛋白;第二个模块为WTK3的第二个激酶(Kin II)结构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领衔的植物免疫团队和合作者在Science发表题为“A wheat tandem kinase and NLR pair confers resistance to multiple fungal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同时为防控麦瘟病提前建立潜在的遗传屏障,白粉病(Pm24、揭示了串联激酶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全新免疫机制:一个非典型的NLR蛋白WTN1(Wheat Tandem NBD 1)与串联激酶WTK3协同识别病原菌的效应蛋白激发免疫反应,已将Pm24基因导入到多个高产小麦底盘品种(图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周俭民研究员、WTK3有两个重要的“功能模块”,进化分析表明WTK3和WTN1在早熟禾亚科进化过程中协同进化。Nature Communications,发现小麦中的WTK3和WTN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