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经济是青春经济面向年轻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且由年轻人主导创业或经营,有趣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魂创
产业构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以“青春经济”为视角,消费以青年人“浓度”很高的同振杨浦区为观察点,记者在二次元主题餐厅、频共推理主题书店、青春经济鞋服二创潮牌店采访了多位青年创业者。有趣业“90后”女孩玩转二次元主题餐厅走进上海五角场百联ZX造趣场2楼的魂创主题餐厅MUMULAND,精致的消费梦幻感扑面而来。巨幅的同振动画胶片、醒目的频共角色立绘、密集的青春经济作品海报,令人仿佛置身二次元的有趣业异度空间。在餐厅新主题《全职高手》的魂创餐品试吃会上,细致的设计感更令人惊叹:每道菜配以相应角色立牌,餐食设计尽可能还原原作,为客人拍照准备额外物料,就连主题轮换的时间都经过精心设计。由于暑假又是二次元客流高峰,单个二次元主题热度在三个月左右——餐厅下期新主题刚好能在8月轮换,将一个暑假“分成两半用”。去年6月,MUMULAND在杭州湖滨88首次开业,以136平方米面积创下双月销售400万元的佳绩。不到一年时间,其快速进驻杭州、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二次元地标商场,连续开业6家门店。出生于1993年的陈姣伶,有当代青年人创业特有的“胆大心细”。心细在于,新的餐品设计反复打磨。在二次元餐厅,美味不是餐品的第一标准,对原作的还原度才是。她告诉记者,《全职高手》主题菜单上,每道菜品都对应原作动画中的一个角色。比如给主角叶修设计的,是
一份他吃的外卖“小炒套餐”。故事中,叶修在网吧担任网管期间常点外卖,餐品还特意添加了备注有“放兴欣网吧前台”字样的小票,增添买家对情境的代入感。“先请主厨了解原作故事;再由企划人员提出设计方向,并从原作中摘出关键剧情请主厨还原;主厨设计出餐品小样后,大家再进行多轮试吃和调整。”她说,这样的餐品研发过程,木灵每3个月就要完成一轮。胆大在于,新的商业模式敢想敢干。二次元与餐饮的跨界融合,陈姣伶勇敢探路。不知道IP能否将从前的线上号召到线下,她就先试验性地小成本办了两场为期一个月的限时餐厅活动。通过限时活动,她第一次在线下见到了如此多愿意为爱付费的粉丝群体,“没想到作品的人员号召力和销量爆发力这么强。”限时活动后她不再犹豫,为第一家店签下一份2年租约。“开业前最担心实体店成本高、投入重金回不了本。”她说,“当时已做好几个月内不能回本,就不再继续投入的打算。”幸运的是,青年创业者遇到了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为情绪和溢价买单的年轻消费者。MUMULAND首期联名《某某》,门店一炮而红,来体验、打卡的粉丝排起长队的景象持续了几个月。她回忆,“开业三天,我就知道二次元主题餐厅的单店模型跑通了。”在陈姣伶看来,二次元餐厅是一场青年创业者与年轻消费者的双向奔赴。大胆商业创新、不断追求梦想的青年创业者,遇到了一群最有包容心的消费者;兴趣天马行空、热衷自娱自乐的年轻消费者,遇到了一群最能懂他们的创业者。青年人创业,往往始于情怀和热爱,陈姣伶也不例外。《火影忍者》《犬夜叉》《海贼王》《全职猎人》……说起喜爱动漫作品,从小就是动漫迷的她如数家珍。动漫作品陪伴她长大。中学时爱上画漫画,她向《动漫周刊》投稿被刊登。大学时选择工业设计专业,绘制设计图之余,她忙里偷闲便画一幅喜爱的漫画。2019年,她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创业,成为一名个人漫画家。热爱可抵万难,创业的种种艰辛,在热爱它的人眼中都是路上的风景。2020年,陈姣伶接到了创业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小说《全球高考》的衍生品二创改编。一个亏钱项目,她却甘之如饴。“有热爱与情怀,就会从工作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不过分看重项目盈亏,能承受住创业初期的亏损。我的目的是享受创作、让更多人看到好产品,项目的盈利便只是创业路上的一种正反馈,而非衡量得失的唯一标准。”青年人创业多为情怀与热爱驱动,他们对所专注的领域、所热爱的事物也往往有着天然的敏锐与洞察。创业前长期“大量食谷”、十分了解成熟动漫产业运行机制的陈姣伶意识到,国内二次元衍生品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端存在不少空白,比如二次元主题餐饮。“衍生业态相对单薄,产业链不完善,有很大发展空间。”瞄准市场空白,木灵动漫迅速发展。短短几年间,成长为一家运营着《某某》《全职高手》《盗墓笔记》《时光代理人》等多个知名小说和动画IP,雇佣着100多名员工,已开设6家主题餐厅、今年计划再开6家零售店的二次元衍生品业界新锐。来体验、打卡的粉丝排起长队陈姣伶二次元餐厅“85后”作家开设国内唯一推理书店水泥地面,四壁白墙,一张方桌,几面书架,这是一间风格朴素到极致的书店。极致的朴素里,藏着极致的幻想。随手翻开书页,不可思议的谜题、环环相扣的推理、意料之外的真相娓娓道来,是属于推理爱好者的极致浪漫。这是位于上海大学路的“谜芸馆”,也是国内唯一一间侦探推理小说专门店。“85后”作家时晨说,要把谜芸馆开成一间“百年书店”,如今刚刚开到第三年。从“一炮而红”到“不温不火”,这间书店有着“青春小店”所特有的理想与烦恼。开书店想法,来自时晨4年前的一次无心插柳。那是一次与推理爱好者朋友们的聚餐,时晨聊到台北开过一家推理书店“侦探书屋”,美国、英国也有类似的推理书店,但中国大陆还没有过。这是个“有趣的点子”,为何不试试呢?说干就干,他和朋友在南昌路附近的弄堂里租下一间30平方米的小屋,取名“孤岛书店”。没有装修、没有员工,租期也只有一年,做好“开一年就关门”的打算——“我以为没人会来,开店只是花钱完成心愿。”没想到,“国内首家”名号加持,这间随意开业的书店一炮而红。“孤岛书店”的名声传遍国内推理圈,爱好者们蜂拥而至。狭小的书店里一时间人头攒动,挤不进店的客人排队等在门口。“书架上的书卖空了,都来不及进货。”他回忆,“连续两天,书店销售额都创下破万元的奇迹。”书店的热度持续了大半年。每到节假日,不少全国各地的推理爱好者专程前来,让时晨感动不已。一年租期结束,书店不仅出人意料地没有亏损,还在圈内闯出一定名气。“青春经济”的一个特征,是创业者以大胆的模式创新、独特的场景设计、好玩的活动形式创造新鲜感、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引发年轻消费者自发在社交平台转发分享,通过裂变式传播快速制造话题吸引更多消费者。然而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青春经济”有短期热度高但长期经营难的特征,不少店铺难以维持较长的经营周期。重新开业的“谜芸馆”,就感受到了长期经营的难度。“书店热度逐渐消退,读者少了新鲜感。开业的第一年,书店维持收支平衡;第二年起,已开始亏损。”时晨想过:从现实角度考虑,“快闪店”形式,或许是更“正确”的选择。“推理小说爱好者在各个城市都有分布,但由于数量有限,难以支撑一家书店的持续经营。”他考虑过与其他书店或咖啡店联名,配合话题营销,以“限时快闪”的形式,把推理书店开向更多城市。但他仍没有迈出这一步。在时晨的理想中,谜芸馆的目标是中国推理界的“莎士比亚书店”。莎士比亚书店创办于1919年的巴黎塞纳河畔,以年轻作家的聚集地闻名,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作家都曾在此读书会友。书店还以接济文学青年为人称道,年轻的海明威曾因没钱买书而在此借阅。“中国的推理小说界,也需要更多培养年轻作家的土壤。”时晨说,希望谜芸馆的持续经营,提供一个推理爱好者能分享感受,有志于写作的年轻人能学习交流、逐步走上写作之路的平台。情怀与热爱,是时晨创办推理书店的动力,也是“青春经济”中许多青年创业者的共同特质。创业中难免遇到艰难困苦,情怀与热爱则有助于抵消许多负面情绪。“比如,因为我喜欢书店,即使没有生意,我只要坐在书店就会感到开心。而如果创业只为赚钱,没有生意时,难免遭遇许多负面情绪。”有人说,推理小说的特质与年轻人的爱好天然契合:悬疑与谋杀的紧张气氛带来心跳加速的刺激,严谨有序的推理过程宛如一场脑力的竞技。或古怪或张扬、或优雅或病态的天才侦探与高智商罪犯,也多是青年人幻想中完美的人物形象。在谜芸馆,青春力量始终是这间推理书店最温暖的支撑。时晨认为,谜芸馆的价值在于把推理爱好者这个小圈子的作家和读者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同好聚集地”。希望通过不断举办读书会和分享活动,让更多小伙伴加入进来,培养热爱推理的年轻人成为小说读者,培养想要写作的年轻人成为小说作家。书籍就像一条神奇的纽带,将时晨与客人们连在一起。开店三年,时晨结识了很多年轻读者。闲暇时,不少兴趣相投的伙伴们路过这里,或坐下来聊聊天,或静静翻开一本小说。“每当此时,我都觉得书店开值了。”作家时晨谜芸馆。时晨“95后”设计师经营“重制”潮牌店与一般服装设计师不同,Atan工作时很少一板一眼地画设计图。多数时候,他的创作过程更加随意。这位以“重制”(remake)风格见长的“95后”,会摆弄着手上的原有服饰,将其大胆剪裁、重新拼接,缝制出一副全新模样。在他眼里,鞋可以穿在身上,衣服可以戴在头顶。在杨浦区大学路街区,初次走进潮牌集合店ENCOMPASS的路人,难免惊叹于店内各式打破条条框框的作品。有的作品打破了男装和女装的界限。原本“直男审美”的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球衣,或被缝制出堆叠的抽褶更显俏皮,或被剪裁成修身的款式平添曲线。“球衣设计多以功能性为主,样式较为单一;基于女装审美对正版球衣重新剪裁,希望女生也爱上正版球衣。”有的作品打破了衣服和鞋帽的界限。店内的“爆款”之一,是一顶拼接棒球帽,用带有不同品牌标志的衣物拼接而成。Atan说,今年球鞋品牌乔丹40周年之际,他还受品牌方之邀,将经典款的球鞋设计成皮夹克,为老品牌赋予新故事。有的作品打破了服装和家居的界限。店里,两张用美职篮正版球衣重制成的沙发十分抢眼。一张取材于湖人队6号球衣,紫金配色张扬大胆;一张取材于篮网队11号球衣,浅灰配色沉稳内敛。旧衣服、牛仔裤都可以重制成时尚家居。这些作品大多出自ENCOMPASS的主理人Atan等6个青年设计师之手。青年设计师的大胆破界与不拘一格,在店内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有服饰能否局部拼接其他元素?能否剪裁为其他用途?”Atan说,青年设计师们习惯解构既有服饰、将其作为元素重组。不同元素、不同品类的排列组合中,诞生无数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当代青年设计师打破条条框框的设计风格,与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表达的消费偏好不谋而合。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千篇一律,私人定制的手工品才“物以稀为贵”。“重制风”(remake)永远不会撞款,永远不会过时,鲜明的个性、态度与审美都被随时展现,越来越受当代年轻人追捧。各类单品中,篮球鞋无疑是许多年轻人追求个性表达的载体。Atan也不例外,上大学时,他酷爱各式篮球鞋。但“联名款”昂贵、“限量款”难寻,何不自己动手,改装出心仪的鞋子?说干就干。2015年,还在大学计算机系读书的他走上创业路,自己动手改装球鞋,并把作品在虎扑和贴吧等各类论坛上分享。新颖的款式、大胆的创意吸引众多球鞋爱好者求购。线上订单越来越多,他就请设计系的同学帮忙缝制。2018年大学毕业,他已是圈内小有名气的独立设计师,还创立了品牌ENCOMPASS。2023年,已经闯出名气、积累不少粉丝的ENCOMPASS从线上走到线下,在上海的大学路商圈开设了独栋门店。“很多人见过我们的作品,不知道我们的品牌,开设实体店是希望更多人认识我们。”店内陈列的作品,七成以上款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单一作品。店内还设有改造工坊,消费者可将自购的正版品牌鞋服交给工坊,自由选择重制方案,打造独属于自己的潮流单品。“重制”品牌受欢迎,一方面是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表达,另一方面是许多品牌方也有设计需要。随着绿色低碳的理念流行国际时尚界,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新形象,与重制品牌或个人设计师合作推出“二创”款式。“与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是作为设计师的幸运。”Atan说,希望继续生产创意,让更多年轻人认识ENCOMPASS。缝制出堆叠的抽褶更显俏皮。拼接棒球帽。鞋可以穿在身上【记者手记】创业者与消费者“同频共振”,激活消费新动能青年人是消费者,也是新消费模式的创造者。在上海,一群乐于接受新事物、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年轻消费者,遇到了一群敏锐洞察新业态、敢想敢干不怕输的青年创业者。一场名为“青春经济”的双向奔赴,正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动能。在相对小众的领域,创业者与消费者彼此遇到了最懂自己的人。创业者有情怀,勇于创新商业模式,消费者有热爱、愿意接受新鲜事物——青年人间的“同频共振”,是青春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当然,青春经济也伴有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奋斗与迷茫。有的店铺曾因新颖、好玩的商业模式迅速走红网络,短期热度消退后,却难以保持长期经营。作为上海“青春浓度”最高的中心城区,杨浦区正在努力优化创业环境,并将于近日发布《杨浦共青团推进青春经济实施方案》,围绕青年消费习惯、创业需求及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国潮、文创、街市经济等青年消费热点,提升青年参与经济活动热度。青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力量。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勇于创新创造,我们的城市就能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城市也应创设更多创新创业的空间,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场景,推出更多精准高效的服务,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心无旁骛追逐梦想、成就事业。原标题:《青春经济,藏着“有趣的灵魂”…创业者与消费者“同频共振”》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来自受访者 文内图均来自受访者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