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本不公开的学术不端自查
(农健/图)
2020年,次本西北某大学教授李伟(化名)在一场学术会议期间,不公不端随口答应同行朋友的学术论文挂名请求。2021年,自查这篇论文被第三方发现涉嫌反向翻译软件合成。次本情况反馈至校方后,不公不端学校启动调查,学术给对方学校发函,自查发现作为通讯作者的次本李伟此前并不知晓这篇文章的存在。
李伟受到了严厉的不公不端处罚。正在进行的学术本轮高校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中,李伟被再次上报。自查
2023年5月下旬开始,次本不少高校陆续通知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不公不端要求对2018年1月以来的学术学术论文进行自查清理。此前的2023年4月27日,科技部办公厅下发自查通知,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查清理包括抄袭、剽窃、伪造同行评议、代写代投等较为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自查最主要的目的是削减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着力遏制增量。
这是一次本不打算公开的自查行动。南方周末记者从接近科技部的人士处了解到,由于有两所高校将通知作为附件发布到网上,才被外界所知。
自查文件“本不公开”
根据各学校发布的通知,此次自查清理对象主要是学校师生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自查的重点范围基本一致,均是较为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六类:抄袭、剽窃、重复发表;伪造通讯作者、伪造或操纵同行评议;伪造、编造、篡改实验数据和图片、一图多用、选择性使用;买卖、代写代投论文;购买实验研究数据;挂名现象。
按照科技部通知,各省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应开展自查和清理工作。不过,根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有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近三十所院校在官网发布了此份通知。
南方周末记者从接近科技部的人士处了解到,前述科技部通知本是不公开文件,但有两所高校将其作为通知附件发布到网上,才被外界所知。事实上,江苏和安徽两省科技厅发布的通知文件末尾的确标注了“此件不予公开”。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学术不端清查运动。南方周末记者尝试联系前述公开发布通知的近三十所院校,其中,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和燕山大学接受了采访。
目前看,不同高校在自查方式上
(责任编辑:知识)
- IPO收紧撤单潮起:36起超370亿募资喊停
- 浙大最高奖学金获得者遭质疑,跨专业与教授母亲合发论文
-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深圳工地坍塌事故现场
- 43家银行,谁家信用卡更受青睐?|2024年度“金标杆”
- 教育部:加强职校创新团队建设 职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
- 保险难求,有多少网约车正在“裸奔”?
- 这八项健康服务,国家卫健委承诺2025年一定办好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68期|98家公司暴露ESG风险,亚太科技全资子公司因安全事故被罚150万元
- “万千追捧”,熊猫外交背后
- 刑法专家建议把缅甸电诈集团定义为恐怖组织
- 丙类医保目录年内发布,让患者用到更多好药
- 《再见爱人4》:一场寻找“破坏者”的狂欢,然后呢?
- 飘走三百公里后半空死里逃生:失控的氢气球,野蛮的打塔业
- 跨国药企豪赌“一老一小”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