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流还会得乙流吗?
元旦以来,得甲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流还当前的乙流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甲流和乙流有什么区别?得甲得了甲流还会得乙流吗?应该如何防护?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作出解答。流还
流感是乙流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得甲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流还鼻腔、乙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得甲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流还乙、乙流丙、得甲丁四种类型,流还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乙流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不同流感流行季或同一流感流行季不同时期,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构成也会交替发生变化。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是流感病毒两种不同的亚型,它们都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主要的表面蛋白,但结构有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的抗原性差异也较大,但致病性差异不大。
那么,得了甲流还会得乙流吗?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无法提供对乙型流感感染的有效防护,反之亦然。因此,在感染过甲型流感后,仍然可能感染乙型流感。
在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慧敏在询问孩子病情(2023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后可以针对性治疗。例如,流感可以使用抗流感药物,尤其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要尽早使用抗流感药物。
寒假和春运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无论是甲流还是乙流,通过科学防护,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眼鼻口前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另外,要注意保持家中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开窗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家中一旦有发热的病人,注意减少与病人的接触。接触时要戴口罩,接触后不要触摸眼睛、鼻子、口腔黏膜部位,尤其要勤洗手。注意家庭环境消毒、增加室内通风次数。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要合理搭配;要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根据情况采取居家休息、服药或及时就医等措施,若病情加重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时,应立即就医。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此次流行季的流感疫苗含有乙型流感抗原成分,防护乙型流感感染的效果较好。
(责任编辑:法治)
-
东部战区回应美军舰过航台湾海峡:全程跟监警戒,战区部队随时保持高度戒备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16日,美“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战区部队随时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为保证春节期间市民参观,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将于正月初三(2月12日)正常开馆,除夕、初一、初二(2月9日至11日)闭馆3天。 另外,为方便返乡过节的市民和游客观展,从正月初 ...[详细]
-
年快来了,街上的人群明显增多,拎着年货的、带着家人逛街的、跟朋友聚会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之余,也成了小偷、扒手们最好的保护色。 几秒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实现钱包“位移”;前一秒你还在听歌,下一刻 ...[详细]
-
“食为天,礼为先”,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1月29日,记者从全市“文明餐桌行动”推进会议上获悉,日照正式出台“文明餐桌行动”诚信联盟公约。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文明餐桌行动”,不断深化活动效果 ...[详细]
-
近期,铁路部门对泰安站多功能候车座椅按摩座椅)经营服务问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要求各地火车站举一反三,认真查摆整改问题,确保多功能候车座椅状态良好、经营规范,最大限度为旅客候车提供普惠性和差异化优质服务 ...[详细]
-
本报记者 陈为峰/图 特约记者 马孝彩/文孔凡茂大夫向患者家属介绍病因汤希余老人的女儿紧张地看着孔凡茂大夫为母亲治疗孔凡茂大夫(左)和助手查看汤希余老人的CT片子汤希余老人的儿子看到母亲的病痛奇迹般缓 ...[详细]
-
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我市多云转阴,沿海有小到中雨雪,内陆雨夹雪转中雪。7~8日,我市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可达6℃左右,最低气温出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通讯员 张晓明 于耀) 1月28日凌晨3点左右,在金阳批发市场附近路口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撞向道路中央的隔离护栏,事故造成一人被困,被困者因小腿被护栏的不锈钢钢管穿过 ...[详细]
-
2023年1月8日,港珠澳大桥恢复全面通关,图为行驶在桥面上的穿梭巴士。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2023年1月8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优化措施正式实施,港珠澳大桥迎来香港方向恢复通关正常化后首批入境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磊) 2月3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为确保完成年度万元GDP能耗降低3.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4.61%的目标任务,我市出台了2013年节能工作意见,分10项29条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