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港人北上创业“两条腿走路”
2025年4月25日下午,贸易战下科技护发品牌“幸氧科技”创始人吴丹妮刚结束一场会议。港人她抓起桌上的北上冰美式猛灌两口,把高跟鞋换成平底鞋,创业准备继续跑工厂。两条路“昨天考察了五家供应厂商,腿走今天还得去龙岗。贸易战下” 1990年出生的港人吴丹妮,来深圳南山创业已经有几年时间。北上她的创业工作节奏也跟得上深圳速度:说话语速快,手机屏幕不时亮起——来自团队小伙伴的两条路信息、工厂负责人的腿走语音、科创学院导师的贸易战下提醒,几乎挤满她的港人每一分钟。 香港创业者吴国声也有同样的北上节奏。 他每周穿梭深港的业务至少三次:上午在香港沙田开会,中午到深圳河套合作区的办公室处理业务,傍晚再赴罗湖与客户洽谈。这种“同城化”的速度,被其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优势。 距离23公里外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则是另一番场景。 “All Day Club”店里,午后阳光斜射进落地窗,咖啡的醇香裹挟着粤语、普通话与英语的讨论声。 香港青年赵逸朗手持手冲壶,水流在云纹滤杯上划出漂亮的螺旋。 他用了一款云南产的咖啡豆,熟练地冲泡出一杯精品咖啡。 54%、104%、125%、145%、部分豁免……2025年以来,自美国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对华关税步步走高且朝令夕改,作为外贸大市的深圳,首当其冲。 谈起贸易战下的成本波动时,赵逸朗抬起头,笑着说:“国产豆占比越来越高,进口压力反而成了转型契机。”吴国声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技术封锁、关税壁垒、供应链都成为绕不开的挑战。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吴国声觉得,贸易战下的创业者,是危机,也是机遇。 选址梦工场,赵逸朗看中的是这里的“港味”——园区内有很多来深圳创业的香港人。他透露,越来越多想来深圳创业的港青,都会聚集在这里,互相取经。(受访者赵逸朗供图) “咖啡豆关税上涨了,但我们的成本暂时还扛得住。”赵逸朗说这话时,语气从容。他的咖啡店主打精品咖啡。日常使用的咖啡豆多来自南美和非洲,少量来自云南。 2025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越南等国的咖啡出口加征关税,引发行业关注。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生产国,越南的变动牵动产业链神经。 赵逸朗回忆,成本上涨从2022年已开始,年均涨幅约2%-3%。 “精品豆价格更“两条腿走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133人作弊,蓝桥杯大赛组委会宣布取消成绩,禁赛三年
- 工伤保险应覆盖全部机关事业单位
- 日照推进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
- 日照第六轮包联工作综述
- 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
- 日照农民画研究院正式成立
- 市法院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
- 东港区宣传部长做客日照新闻网
- 赴美小包恢复免税,中国跨境电商急辟新模式
- 日照市地税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全国青年文明号”揭牌
- 肉品追溯系统进驻农贸市场
- 日照舆情信息和调研工作会议召开
- 阿斯利康中国总裁被调查丨周一健
- 部门一把手应亲自办理市民来电
- 日照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篮球赛开赛
- 莒县马鬐山打造“九天银河”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向企业收费,清单之外不得收取!
- 岚山区公路局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揭牌
- 岚山区委常委 办公室主任 宣传部长秦玉新10日晚做客本网
- 日照组织部门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