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出“新”年味(人民论坛)
年轻人不爱过年了?新刚刚过去的这个“非遗版”春节,给出了不一样的过出答案。 和朋友网上拜年,年味我发的人民是延时摄影烟花“大片”,配上定制的论坛拜年表情包;得到的“回礼”则是朋友家孩子抱着猫的拜年视频,背后的新猫窝贴着迷你版春联,内容是过出人工智能生成的、字是年味亲手写的。 春节是人民传承千百年的传统佳节,每个时代又都有每个时代的论坛生活。把传统节日的新仪式感与丰富的时代生活融合起来,年轻人正在过一种又“老”又“新”的过出年。 比如,年味过年的人民重头戏,是论坛那一桌年夜饭。仪式是“老”的,团圆的意蕴是不变的。但年轻人“过”出了新花样:一位网友分享,以往的这顿饭,是姥姥操持,今年则在她的倡议下,全家一人做一道菜。 形式一变,新的意义就诞生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张罗一桌好饭,其乐融融的氛围更浓了;人人忙活起来,过年的热乎劲有了,大家的成就感更强了;尤其是老人不再那么辛苦,“孝亲”这个沉甸甸的话题,也在这桌年夜饭中得以实现。 有人说,年味是操持出来的,年味淡了,是因为操持的人少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人的文化基因已经觉醒了,他们正从“体验者”变成“主理人”。 主导“分段式过年”,既回家团聚又携亲友出游,重构团圆叙事;掏出运动相机,以视频形式记录下一家人过年的场景,重新定义“全家福”;把年轻人玩的桌游引入家庭聚会,带领全家来一次“团建”……既体认传统,又创新方法,让年味更醇厚、更新鲜。 事实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历经千百年传承,正如一条澎湃的河流。其团圆、迎新与祈福的文化内涵,如同静水流深;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则不断用自己的方式,让过年变得千姿百态,恰似浪花飞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它不是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嵌入生活、扎根民间的文化实践。因此,保护好春节这项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活态传承,让其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在文化生态体系中健康地生长。 如今,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爆改”新年,给它披上了“赛博”外衣,这不仅不会背离传统,反而会让千年文脉“热血重燃”。 这个春节,一个从中国神话谱系中脱胎而来的“三岁小儿”,成为超燃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高开高走,不断刷新影史纪录。创作者和观影者一起完成了一次对经典的重新创造,既见文化传承,又见时代精神,还见个人际遇。在这场视觉盛宴中,人们获得了审美享受,得到了情感抚慰,也完成了一次文化认同。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从“诗词热”勃兴到“文博热”升温,人们看到越来越多“古老的”正在成为“新生的”。人们在一个个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场景中,与民族精神密码不期而遇;在体认文化主体性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新年长精神!”每逢过年,不少老一辈会向年轻人表达这样的祝福。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在时代的舞台上,年轻人是奋斗者也是书写者,用属于自己的语法,书写着未完待续的“中国式浪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山西访《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赏古建之美
- 日照市今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总计36公里
- 成都路(迎宾路至日照路)开建 “五岔路”将消失
- 60辆公车等你来拍!日照将举行首次公车拍卖!
- 两岸电竞爱好者苏州同台切磋
- 山海天:让露营旅游成为“旅游富市”加速器
- 222省道西湖至岚山段改建工程8月底将竣工通车
- 日照市农村“两委”成员专科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启动
- 台湾“老男孩”在陆二十余年体验“斜杠人生”
- “海外侨领日照行活动”举办 21位海外侨领参加
- 《妈妈,我要回家Ⅱ》 在日照涛雒镇拍摄完成
- 东方太阳城项目参加省文博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
- 台商大陆掘金“赏花经济”
- 百家媒体社长总编看魅力日照主题采风活动成功举办
- 日照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950元/人·月 惠及4119人
- 日照市多个铁路项目并行推进
- (台青话融合)“老文化”也能很“年轻”:台湾教师在广东讲述“妈祖”故事
- 日照市今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总计36公里
- 崮河流域及日照港周边区域环境综治第二次推进会召开
- 日照市教育局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公开招聘12名教师
- 搜索
-